李晗
2017年12月09日12:57 來源:內蒙古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的在于破解農業農村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怎樣通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來打破城鄉、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圍繞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自治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楊春山。
楊春山說,供銷合作社是各級黨委、政府主導的、以合作經濟組織形式推動“三農三牧”工作的重要陣地。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積極參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為引領,以提升為農牧服務能力為根本,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打造全方位、綜合性為農牧服務體系,促進鄉村振興和自治區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牧業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土地(草牧場)托管服務模式,建設一批示范性惠農惠牧綜合服務中心,為小農牧戶和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提供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干倉儲、加工銷售、牧草收儲加工等社會化服務。推進農資經營企業由單一購銷服務向綜合服務商轉型,圍繞農牧民需求提供綠色有機生態肥料、高效優質籽種、先進實用農牧業科技、現代化農牧業機械裝備等個性化、精準化便捷服務。探索組建土地(草牧場)股份合作社,推進農牧民組織化與供銷合作社服務規模化的有效對接,逐步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引向現代農牧業發展軌道。
參與推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做強一批農畜產品流通加工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農牧業、產加銷一體化,提升農牧業附加值和農牧民收入。加快農畜產品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設施改造升級,推進產銷對接、農批對接,幫助分散的農牧戶實現農畜產品順暢銷售。發揮供銷合作社產業優勢、網絡優勢、服務優勢,引導農牧民發展生態休閑、旅游觀光型農牧業,引導農牧民合作社參與生態農業園、田園綜合體建設,引導全系統各類經營主體積極探索“特色基地+農牧民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和“縣域運營中心+鄉村服務站+貧困戶”的電商扶貧新機制,助推我區脫貧攻堅工作。
培育發展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按照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享利益的方式,組織返鄉大學生、農牧民能人大戶領辦創辦一批農牧民合作社。按照“空白鄉鎮抓重建,基礎薄弱社抓改造,實力較強社抓提升”的工作思路,改革組織體制,完善服務功能,強化帶動能力,打造一批農牧民為主體、公益性經營性兼具的新型基層供銷合作社。加快基層社與農牧民合作社的融合發展,密切與農牧民的組織聯系和利益聯結。
大力發展農村牧區電子商務。對接全國總社“供銷e家”,突出綠色農畜產品上行和品牌、質檢追溯體系建設,加快“前臺多樣化、后臺一體化”電商模式復制推廣和基層經營網點信息化改造,建設一批縣域電商運營中心、鄉村電商服務站,提升物流、服務、體驗功能,推進電商平臺與供銷合作社農資、日用消費品、農畜產品、再生資源經營服務網絡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利用供銷合作社原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充分發揮再生資源傳統業務優勢,大力開展包裝、薄膜和廢棄物回收處理,參與鄉村“白色污染”治理。嚴格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管理,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依托現有的33個縣域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近5000家嘎查村級綜合服務社和1萬多家鄉村終端門店,主動承接郵政、保險、電信、電商、快遞企業終端業務以及公益性服務項目,為農牧民提供日用消費品、文體娛樂、養老幼教等生活服務。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問題是戰略問題,決定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實施。要加強各級供銷合作社領導班子建設,加強社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強供銷合作社法制建設和文化建設。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牧業、愛農牧區、愛農牧民的服務“三農三牧”的供銷合作社工作隊伍,為參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智力支撐和人力資源保障。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