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亚洲色图中文字幕日本按摩,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国产,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迎兩會特稿

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代表委員談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05月19日09: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這是一項錘煉黨性、凝聚民心的偉大工程;這是一段考驗智慧、磨煉意志的改革歷程;這是一場攻堅克難、波瀾壯闊的歷史之戰。

目前全國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全國貧困縣從832個減少至52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里程碑傲然矗立,等待所有中華兒女攜手抵達。戰疫情、筑根基、促就業、抓難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路上,各地響鼓重槌、盡銳出戰,因戶施策、精準發力,攻堅克難、乘勢前進,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響鼓重槌、盡銳出戰:把群眾放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頭

“村里為我爭取了公益性崗位,一個月多了3000多元收入。”望著家里新建的院壩、嶄新的磚房,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大南山村二組貧困村民葉步春訴說著生活的巨變。

這樣的變化源自“3+1+N”幫扶模式,“3”指3個區鎮村干部,“N”指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等,共同幫扶1戶貧困戶。

從西海固到西南邊陲,從烏蒙山區到秦巴腹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黨員干部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

“五級書記抓扶貧,一張張軍令狀直指最難啃的‘硬骨頭’,主攻深度貧困,火力更集中、政策更精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委員說,一批批扶貧干部扎進貧困村,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光伏扶貧等一系列舉措落實落地,燃起貧困群眾的脫貧夢。

“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我國立足國情,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運用黨的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將脫貧攻堅納入國家整體戰略,形成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全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脫貧攻堅體系。”江西省鷹潭市委書記郭安代表說。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數扶貧干部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減貧奇跡,書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壯麗篇章。在他們的帶領下,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被激發出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熬日子”到“奔日子”,凝聚起強大的攻堅合力。

因戶施策、精準發力:脫真貧、真脫貧,摘窮帽、拔窮根

時間似一支如椽巨筆,記錄滄海桑田,書寫歲月豪邁——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鐘,我國的貧困人口的數量都在遞減:

9348萬人——這是7年累計減貧的人口規模;超1000萬——這是每年平均的減貧人數;

從832個減少到52個——這是貧困縣摘帽的清晰歷程。

脫真貧、真脫貧,摘窮帽、拔窮根。數字背后,是我國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是貧困群眾一顆顆火熱的感恩之心。

脫貧攻堅,產業是根——在江西上栗縣雞冠山鄉,依托圳上村鴣兔養殖基地和流源村興農養鴿基地,現代化特色養殖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更多外出務工農民實現返鄉創業,促進扶貧方式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幫助貧困戶走上產業化脫貧之路。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湖南永州藍山縣毛俊鎮毛俊村黨支部書記廖仁旺代表表示,我們將繼續發揮好基層黨組織作用,按照融合發展理念,帶領貧困群眾探索香芋、葡萄等特色農副產品發展新路子。

教育扶貧,扶出希望——在河南省周口市東新區許灣鄉李靈代表創辦的希望小學,更多的留守兒童享受到不斷改善的教學條件,希望小學走出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學子……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是根本的扶貧之策,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李靈代表說。

兜底保障,織密織牢——“兜底保障擔負著脫貧攻堅的底線任務,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的最后防線。”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云波代表建議,進一步提高農牧區老年人養老保障水平,加大社會保障投入,讓農牧民與城鎮居民享受同質的教育資源、衛生服務。

攻堅克難、乘勢前進:確保如期兌現莊嚴承諾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脫貧攻堅的腳步,但卻沒能阻擋各地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的鏗鏘步伐。

為不誤農時和生產,不影響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各地一手戰“疫”,一手戰“貧”,一項項暖心、細致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國務院扶貧辦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832個貧困縣全部為疫情低風險地區,貧困人口病例已全部清零。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項目開工、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已接近去年水平。1061家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結對幫扶1113個掛牌督戰貧困村,社會各界參與脫貧攻堅氛圍濃厚。

截至2019年底,我國農村還有551萬人口未脫貧、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退出。這些都是貧中之貧、難中之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全面小康,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群眾掉隊。面對‘硬骨頭’,要攻堅克難,采取特殊政策實現‘三區三州’等特困地區、特困人群脫貧,攻克最后的堡壘。”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彥伶委員說。

“要進一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特別是有針對性地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徹底打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攔路虎’,‘啃’掉健康扶貧的‘硬骨頭’。”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授郭玫代表說。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收官之戰后如何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如何建立可持續扶貧脫貧模式,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代表建議,要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在貧困地區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盤活農村集體資源、資產和資金,探索設立“公益股”“扶貧股”,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保障貧困戶獲得收益和共享發展機會。

脫貧攻堅戰場上,戰鼓聲聲催人奮進。代表委員們認為,只要萬眾一心,擰成一股繩,頻道不換、靶心不散,攻堅克難,乘勢前進,就一定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世界減貧事業書寫新的瑰麗畫卷。(本報記者 李慧)

(責編:吳楠、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