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0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綠色治理,這些城市這樣做】
王忠對大慶的印象,在飛機上被顛覆了。
在他的腦海里,“石油城應該是地下豐富、地上貧瘠的感覺。”2019年12月,作為一家汽車部件公司的總經理,王忠應邀到大慶參加沃爾沃汽車亞太供應商大會。從飛機上俯瞰,他看到大慶整個城市被濕地、綠色環抱:“簡直太美了!沒想到生態環境這么好。”
王忠的感受并不是個例。大慶優良的人居環境、高效的營商環境、深藏潛力的汽車產業,顛覆了很多初到大慶的企業家對“油城”的想象,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油而生、依油而興,大慶用豐富的油氣資源挺起了共和國工業的脊梁,成就了大慶的歷史榮光,“油城”也一度成為這座城市的代名詞。
但這座城市正在煥發蓬勃的綠色生機。
近年來,大慶市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不斷加速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步伐,昔日油城發展成為一座綠色之城。綠色大慶,不僅釋放出城市發展的新動能,更彰顯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新理念:“讓綠色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綠色。”
綠色理念
發展與保護協同共進
瑞典哥德堡,沃爾沃汽車全球總部所在地,與大慶處在同一地理緯度。北歐的嚴謹態度與“鐵人精神”的相遇交融,使老牌“油城”激發新的生機。
2019年,隨著第三款“大慶智造”沃爾沃S60的成功投產,沃爾沃大慶工廠年繳稅額突破14.59億元。同時,作為整車廠,大慶工廠產業集聚力和輻射力極強,吸引了延鋒彼歐、延鋒安道拓等眾多世界級的零部件和工藝設備供應商落戶大慶及周邊地區。“大慶正在致力于打造集研發設計、整車制造、零部件配套、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汽車全產業鏈,形成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大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韓雪松說。
在大慶高新區,佳昌晶能信息材料公司、思特傳媒科技公司等一批落戶的高科技企業也在成長壯大,成為加速城市轉型的生力軍。
與國內外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大慶一直奮力擺脫資源依賴,尋求轉型發展。向何處轉?接續產業如何選擇?大慶人目標明確:實現傳統礦區型城市向綠色生態城市轉型,加快粗放消耗型生態向綠色低碳型生態跨越。
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大慶市打造傳統產業“升級版”,運用信息化、市場化、綠色化理念和方式,嫁接先進技術、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石油、石化等“老字號”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讓老樹發綠芽。推動接續產業“綠色版”,將汽車、新材料、現代農業、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技術含量較高、資源消耗低及環境污染相對較少的產業納入全市重點產業規劃,大力培育扶持。
在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中,大慶對企業和項目的選擇格外挑剔。“不符合環保準入要求的,無論投資多大,一律不批不建。”大慶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4月,大慶市生態環境局曬出2019年“藍天指數”成績單:全年優良天數為330天,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0.4%。
“這里擁有中國最大的油田,這座城市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深刻地影響著共和國。這是一座能源城市,又是一座環保城市,在對自然的索取和付出之間,他們掌握了平衡的秘訣,丹頂鶴也喜歡這里……”這是大慶榮獲中國十大魅力城市時所獲的評價。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一項項殊榮背后,大慶的綠色發展理念愈加明晰,底色擦得更亮。
綠色生態
城在湖中城在綠中
從大慶市區向南8公里,來到中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大慶龍鳳濕地。白鳥飛翔,葦浪搖曳,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鶴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在此棲息,吸引很多癡迷拍攝鳥類的攝影愛好者扛著“長槍短炮”聚集在此,他們見證了濕地的發展變化:環境越來越好了,鳥也越來越多。
登上濕地瞭望塔,高鐵飛馳而過,繁華都市近在咫尺。秀美的天然湖泊,廣袤的濕地景觀,盡收眼底。“那座跨濕地大橋,是專門為保護濕地修建的,將原來被公路阻隔開的濕地合為一體,恢復原來的生態面貌。”龍鳳濕地公園主任曲建男指著遠方說,“一樓還建有濕地展示館,向游人宣傳濕地保護與利用。”
大慶湖泡密布,據市水務部門統計,全市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的大小河湖近300個,水面面積33.9萬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16%,“百湖之城”名副其實。
夏日的傍晚,在大慶市黎明湖公園,落日的余暉灑滿湖面,水波蕩漾、空氣清新。茶余飯后,附近的居民來此游湖、跑湖、走湖,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這原來是個長滿雜草的臭水泡子,政府花了大力氣治理。”作為老大慶人,王莉感嘆這里的變化。“不光這兒,和早些年比,現在空氣好、環境好,生活特別舒適愜意。”
開發建設時期,大慶市圍油建城、圍廠建城。近20年來,大慶市按照“自然、生態、現代、宜居”的理念,圍湖建城、圍草建城、圍林建城、圍濕建城。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聘請名院、名家科學論證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等5個基礎性規劃,科學編制生態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40多個專項規劃,啟動《加快生態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打響生態城市建設“攻堅戰”。
翻看一份最新的大慶市《園林綠化行業調研報告》,城市綠量近十年間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城市建成區綠化面積達到10261.98公頃,與2000年相比提高了14.98%,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96%。
如今的大慶,百湖相擁,湖在城中,森林環繞,城在綠中。
近年來,為保護好“百湖”這張名片,大慶市遵循“自然生態、持續發展、依法治理”三大理念,劃定保護紅線,建立考核體系,把湖泊管護納入城市建設、土地利用等相關規劃,實現多規合一。2017年年底,大慶全面建立河長制,形成市委書記領銜河湖長,覆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2100多人成為河湖“守護神”。
“我們持續抓環城擴綠、圍礦添綠、繞湖補綠、公園增綠和空地插綠,基本構建起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景觀公園、社區休閑公園、微型口袋公園多點支撐的城市園林體系,用扎實的生態建設成效守護好國家園林城市的‘金色名片’。”大慶市市長何忠華表示。
綠色經濟
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隨著無人機的爬升,天空蔚藍無垠,濕地碧波蕩漾,十幾處湖泊嵌在城中,深深震撼了我,那時萌生想拍遍所有湖的念頭。”為拍大慶的湖泊濕地,攝影人霍浩然一年駕車往返長春和大慶30多次。原來是一個人,現在他帶著家人、朋友與有同樣愛好的攝影人組成車隊,假期一起到大慶拍美景、品美食。
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大慶打造了紅色旅游、濕地旅游、溫泉旅游、生態農業旅游、現代工業旅游、城市風光旅游等“八大體系”旅游產品,“油城”變身“游城”。據不完全統計,大慶僅黑魚湖、連環湖、阿木塔湖、鶴鳴湖等13個景區,每年總收入都超過百億元。
城市的生態資源不僅帶火了旅游業,也成為文藝創作的靈感源泉。大慶市歌舞團創排的《鶴鳴湖》是國內首部以生態為題材的大型舞蹈詩劇,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兩度進京巡演,在全國各地演出百余場。
由國家一級編劇楊利民創作的話劇《大濕地》,演繹了濕地保護與開發的激烈碰撞,在全國產生不小影響,獲中國戲劇金獅獎。“希望通過藝術創作,讓更多觀眾、市民提高生態環保意識,從自身做起,共同愛護我們的城市環境。”大慶市話劇團團長晁雪蓮說,“受疫情影響,我們著手準備在線上推出話劇片段。”
堅守著發展與生態之間的平衡,大慶實現從“環境換取增長”到“環境優化增長”的嬗變,推動城市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并進。
水在城中,城在湖上,綠色縈繞,蒹葭蒼蒼……2017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落戶”大慶,舞臺上展現的大慶元素,讓更多人領略了生態宜居、開放熱情的大慶風光和城市氣質。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說,央視中秋晚會選擇大慶,既是對大慶工業文明的一個肯定,也是對城市良好生態環境和綜合因素的認可。
“大慶市在轉型發展中秉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并重、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同步,奮力走出一條資源型城市的綠色發展之路。”韓立華說。
(本報記者 張士英)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