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止免费观看试看免费大片,亚洲色图中文字幕日本按摩,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国产,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老一輩革命家與早期青年團組織的故事

2022年05月11日09: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中國共青團始終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團結帶領一代代中國青年前赴后繼、勇當先鋒,在黨的事業和民族復興征程中,書寫了激昂的青春榮光。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在此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老一輩革命家與早期青年團組織的故事。

陳獨秀、李大釗:籌劃建立青年團

1920年,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決定籌劃建立青年團。上海、北京、武漢、長沙、廣州等地的中共早期組織創建之后,均發起或指導建立了當地的青年團早期組織。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專門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黨的預備學校的問題,還研究決定了吸收優秀青年團員參加共產黨的辦法。

1922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團一大”)在廣州東園召開,翻開了中國青年運動新的歷史篇章。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主動謀劃、積極推動、全程指導的結果,是五四運動以后覺醒的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和共產主義旗幟下集結起來、向著未來進軍的偉大誓師,標志著中國青年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于團結帶領中國青年投身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產生了強大推動作用和深遠歷史影響。【詳情】

俞秀松:擔任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

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在1920年成立后,按照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即著手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中共的后備軍,或可說是共產主義預備學校”。8月,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了。由于俞秀松在當時黨的發起人中年紀最輕,組織上派他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并擔任書記。

9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為了培養進步青年,創辦了外國語學社,俞秀松任秘書。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外國語學社的成立地點都在新漁陽里6號,當時,上海的黨團組織的活動已被租界當局盯上,于是以外國語學社為掩護,從事一些革命活動。后來這里又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的辦公地點。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會上,專門對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吸收優秀青年團員入黨等做了研究。

團組織成立后,俞秀松擔當起了發展組織、對團員和進步青年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重任。他起草了一系列團的文件,漁陽里的油燈總是亮到深夜。俞秀松還將章程寄給各地共產主義者,聯絡各地建立青年團組織。

除此以外,俞秀松還投身到更加廣闊的革命大潮。他先后參與了國共合作、留學蘇聯、新疆統戰工作。【詳細】

張太雷:在“團一大”開幕式上致開幕詞

臨時中央決定1922年5月5日在廣州東園召開“團一大”,這一天是馬克思誕辰紀念日。

張太雷一行在赴廣東時,進行了多種行程方案的精心擬定,制定了詳細的路線。但還沒出發,就遇上廣東的陳炯明公開發動武裝叛變。張太雷一行人,不得不改變原定路線,重新擬定從陸路到達廣州的路線。原來的一行人,也完全分開,變成分散行動。

幾經周折,張太雷乘輪船經香港再到廣州,于4月26日與達林、蔡和森會師東園。

5月5日,“團一大”開幕式與馬克思誕辰104周年紀念大會和全國勞動代表大會,一并舉行。

會場沒有在那棟紅白相間的兩層洋樓內舉行,也沒有在四角涼亭中舉行,而是在兩個建筑間用茅竹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在簡易的棚子里,進行了精心的布置:主席臺正中掛著一幅馬克思畫像,畫像下面設講臺。講臺的旁邊坐著來自團臨時中央局及15個地方團組織的25名團代表。

大會主席張太雷致開幕詞,中共領導人陳獨秀發表演說,國際代表達林講話,“三會”推舉的代表登臺展現青春風采。開幕式留下了兩件最珍貴的歷史物證:會議當天散發的《馬克思紀念冊》和開幕式的會議記錄長卷。

從此,一個全國性的先進青年組織正式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中國青年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中國共青團的帶領下,開始了不平凡的奮斗歷程。【詳細】

毛澤東:長沙團組織的超齡書記

1920年10月,毛澤東在組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同時,也著手籌建團的工作。通過毛澤東和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積極努力,長沙的建團工作取得顯著成效。1920年入團者就有16人。

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是1921年1月13日正式成立的,團書記是毛澤東。在北京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毛澤東,帶領新民學會會員,奏響了激越的青春旋律。在1921年7月前,入團者就達到了36人。長沙第一師范學生張文亮在日記中記述了毛澤東在湖南建團工作過程中反復強調要“找真同志”。

為貫徹“團一大”的精神,1922年6月17日,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執行委員會召開改組大會,毛澤東被選為執行委員會書記,李立三任組織部部長。改組大會閉幕后,毛澤東專此給團中央寫了一封信,匯報改組情況。

在這封匯報信中,毛澤東特別提到自己的超齡問題。“團一大”通過的章程規定團員為15歲到28歲,超齡為特別團員且只有發言權。章程還規定:特別團員經所在地方團組織過半數決議認為必要時,并得到中央執行委員會之同意,得有被選舉權。毛澤東在長沙團的改組中超齡依然當選為書記,長沙團組織根據“
團一大”通過的章程附則,經全體表決推其為職員。作為特別團員的毛澤東,經本地團組織推為職員和具有選舉權后,同時還必須經上級組織團中央批準。所以,毛澤東在給團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施存統的信中,在匯報了長沙團的改組情況之后,用“乞示復”和“候復”等詞句,請求上級批準同意。

這封毛澤東手跡,成為中國團運史上極為珍貴的文獻級檔案。【詳細】

周恩來、趙世炎等:成立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五四運動后,赴歐洲勤工儉學出現了空前的熱潮,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基于愛國主義的情懷,到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勤工儉學,探求救國的良策。

經過一段時期的革命活動實踐以后,為了團結、教育廣大旅法青年學生,在法留學的周恩來、趙世炎等經過認真籌備后,于1922年6月初在巴黎宣布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后改名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周恩來、趙世炎等還在共青團組織的基礎上發展黨組織,他們吸收優秀團員入黨,首先分別在法國、比利時和德國建立中共支部,后來聯合起來成立中國共產黨旅歐總支部。留在法國的趙世炎、王若飛、蕭子璋等先加入法國共產黨,然后轉為中共黨員。青年團中一些年齡稍長、政治上較為成熟的,如李富春、蔡暢、劉伯堅、聶榮臻等多人也陸續轉為黨員。由于黨的組織處于秘密狀態,在1925年之前,黨團組織領導的活動均是以旅歐中國共青團的名義出現的,組織領導旅歐進步青年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

當時周恩來既是旅歐團的總支部書記,也是旅歐黨的總支部書記。旅歐青年團組織的團員數量發展很快,最多時曾達到400多人,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重要力量。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青團組織在海外建立最早、人數最多的青年團分支組織,在中國黨、團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更為重要的是,旅歐共青團為中國革命集中地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如周恩來、陳毅、聶榮臻、鄧小平、李富春、王若飛、李立三等人,他們后來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為中國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詳細

譚平山: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主要創建者領導者之一

在“團一大”上,廣東人譚平山以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的身份出席,成為25名正式代表之一。他是中國共產黨廣東黨組織、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主要創建者領導者之一。

佛山高明,滄江河畔,文昌塔側,“革命三譚”雕塑巍然佇立。雕塑旁是“三譚”革命事跡展覽館,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展示了“三譚”為人民、為祖國不懈奮斗的革命歷程和革命情懷。

“革命三譚”指高明籍革命家譚平山、譚植棠和譚天度。1886年9月28日,譚平山出生于廣東高明縣新元坊一個貧寒的縫紉匠的家庭里。家中有五個孩子,譚平山排行老二。父親譚超凡是一個裁縫,母親為人縫補衣服補貼家用。艱辛的日常生活,使得譚平山不得不一邊教書補貼家用,一邊堅持學習。

1917年,譚平山考入北京大學,與譚植棠成為同學。譚平山在陳獨秀、李大釗等的直接教育和新思想的熏陶下,參與創辦《新潮》雜志,并于1919年3月25日在該雜志上發表題為《“德謨克拉西”之四面觀》的政論文章,是中國最早介紹《共產黨宣言》的文章之一。譚平山與譚植棠都積極參與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與此同時,在廣州擔任廣東高等師范附中和附屬師范學校老師的譚天度,也參與了廣州聲援北京的五四愛國運動。

1920年7月,譚平山、譚植棠畢業回到廣州。10月,“三譚”等人通過私人籌款,創辦《廣東群報》,積極宣傳新文化思想。1921年,陳獨秀、譚平山、譚植棠等在廣州組建了廣州共產主義小組。陳獨秀離開廣東后,書記一職由譚平山繼任。8月,中共廣東支部成立,書記為譚平山,譚植棠負責宣傳工作。至此,譚平山從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徹底轉變成為共產主義者,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詳細】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廣州日報)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