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2日09:10 來源: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著勇敢的鄂倫春……”
在美麗的刺爾濱河與索爾其干河的交匯處,黑龍江省黑河市新生鄂倫春族鄉被群山環抱,掩映在挺拔的白樺與松樹林間。
1953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原屬愛輝縣轄區內14個部落的鄂倫春族結束了棲息山林、流離轉徙的游牧生活,下山建村定居,開始了新生活,新生鄉新生村由此得名。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再到小康社會,近十年,村里更是大變樣了。”在村口,新生鄉鄉長孟立煥熱情地迎上來,邊帶路邊介紹,“全鄉的人均收入較2012年翻了三番,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
“斜仁柱”式的迎賓門、撮羅子造型的特色民居、弓箭式的太陽能路燈、仿白樺的鐵質柵欄……走在寬敞干凈的柏油路上,目光所及皆具濃郁的鄂倫春民族風情。
旅游景區、休閑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農家書屋、博物館、衛生院……各項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現代農機具和小汽車成了村民的標配。在嶺上人博物館,人們可以看到鄂倫春人祖輩們游獵森林時使用過的樺皮船、鑲著銅花邊的木質馬鞍、鐵質馬鐙、狍皮被、獵槍等展陳品,從中能依稀辨識到他們當年生活的痕跡。
“解放軍幫我們蓋木刻楞,教我們認漢字、學唱歌,給我們拿好吃的。”75歲的葛長云老人親眼見證了整個民族由原始社會一步跨越千年過上社會主義新生活,下山定居時,當時7歲的她依稀記得一些情景,憶往昔依舊感慨萬千,“在山上住‘斜仁柱’,就是用樺樹桿搭建的呈圓錐形的簡易房子,夏天蚊蟲咬,又潮又濕;冬天冷的時候,蓋著最厚的狍皮被睡覺還會被凍醒。哪像現在,你看,這新房子是政府2013年給新蓋的,自己一分錢沒掏。”
葛長云還有另外一個“國字號”頭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倫春族狍皮制作技藝傳承人。日子好過了,葛長云更加心無旁騖地傳承和發揚鄂倫春民族文化,雖然年事已高,依舊活躍在傳承鄂倫春傳統文化的最前沿。在鄉里定期舉辦的培訓班上,她傳授鄂倫春狍皮技藝的技巧和精髓,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記錄工作。
小興安嶺盛產樺樹,智慧的鄂倫春人就地取材,用樺樹皮制作的碗、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生產生活用品。張玉霞是鄂倫春樺樹皮技藝傳承人,2006年她在鄉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瑟爾魄烏娜吉樺皮手工藝廠,吸納越來越多的鄂倫春族婦女加盟,帶動大伙兒一起增收致富。經過改良加工,張玉霞制作的印有特色云卷圖案和花紋的茶葉盒、筆筒等200余種純手工樺樹皮制品已成為當下最受追捧的鄂鄉旅游紀念品。
“這些樺樹皮制品曾遠銷至新加坡、日本、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張玉霞邊趕工邊說,臉上寫滿驕傲。今年她還要去深圳參加文博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我們鄂倫春族傳統文化”。
依托傳統文化,新生鄉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近幾年,新生鄂倫春族鄉通過積極爭取資金,建成“瑟爾魄烏力楞”原始部落體驗區和刺爾濱河谷觀光區,形成刺爾濱河流域旅游觀光帶,民俗旅游已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重要產業,全鄉共有20余處旅游景點可供游客參與體驗、觀光。
80后青年黨員胡兵華瞄準鄂倫春特色民俗游發展商機,從經營食雜店轉行從事鄂鄉風味特色餐飲,從成立家庭旅館到為游客提供導游服務,在政府的扶持下,經過幾年的實干,胡兵華建立了“吃住行游購”旅游服務一條龍,日子越過越富裕。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新生村的榛子、蘑菇、野菜等特色產品大量滯銷,如何幫助鄉親打通市場成了他的心頭大事。胡兵華看準“互聯網+銷售”新模式,借助網絡直播拓寬銷售渠道。“我們要用好黨和國家的政策,建設好家鄉。”這幾天,胡兵華正忙著與網絡直播平臺談合作。
2023年是鄂倫春族群眾下山定居70周年,這支祖祖輩輩生活在山嶺中的狩獵民族,正一步一個腳印,奔赴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本報記者 張士英 本報通訊員 徐瑞)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