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1日08:2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十年磨劍”,把美好青春獻給港珠澳大橋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景強;烏茲別克斯坦在華留學生、電商主播李辰陽;致力于開展海洋垃圾打撈、珊瑚礁保育、海馬種群保育等工作的聯合國“地球衛士青年獎”獲獎者王淼……這些來自各個領域的青年,他們的笑容,匯聚在宣傳片《我們》中。
該宣傳片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專門為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制作,將在論壇開幕式上精彩亮相。
“有意義、多樣和有效的青年參與,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伴隨著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聲音,宣傳片中的鏡頭從俯瞰地球視角逐漸聚焦中國。
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的城市清晨場景依次呈現在觀眾眼前。
近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外公布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和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通過試點,進一步健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實施機制,豐富青年發展政策體系,推動《規劃》各項具體任務落地落實。
廣州、成都、蘇州、貴陽等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正躍馬揚鞭,一場城市與青年的雙向奔赴正在開啟。今年,貴陽計劃升級改造青年人才“筑夢驛站”,免費為青年打造不少于20家一站式臨時住宿;到2023年年底,通過建成3.6萬套(間)人才保障性租賃住房,同時給予符合條件的租住青年每年2400-9600元的租金補貼,讓青年廉價租住……一系列的友好舉措,讓青年人才來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
一座城市,留住了青年的心,才能贏得未來。除了滿滿的誠意外,蘇州還有過硬的底氣。青年發展型城市建得好不好,滿意程度如何評價?蘇州在全國首創“青年發展型城市”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從監測和評價兩個維度共設置91個監測指標和22個評價指標,可從整體上了解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實際效果。
廣東是青年人口大省,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青年占比高達39.2%,是全國乃至全球青年人口最集聚最活躍的區域之一,青年聚集已構成大灣區競爭力的戰略優勢。
2017年,深圳市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在青年發展規劃實施牽引下,目前,青年與城市共成長共發展已成為廣東省多地的發展共識。
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
此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勾勒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主流群像。
宣傳片《我們》也集中展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的群像。
作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總工程師,景強全程參與了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化解多項重大施工風險,創造多項世界第一。
中建八局一公司的耿學山,帶領12名管理人員及工人,乘飛機至5000公里外的塔吉克斯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他成為塔吉克斯坦獨立與自由公園二期工程的項目負責人。“能夠參與這項建筑的施工,將是我一生的榮耀!”面對完全陌生的文化與生活環境,耿學山帶領著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年輕項目管理團隊,快速地學習當地文化、考察特色建筑,理解當地的建筑理念。
同時拿下3個學位,并靠自學拿到律師資格證的“學霸”王淼,熱衷于公益服務。她曾作為志愿者去往可可西里,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參與保護藏羚羊的工作。
2020年,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啟動了第三次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計劃選拔。20天內,7600多名各國候選人提交了申請。23歲的柳濟琛成為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人類關懷,發揚中華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
如果有畫像,中國青年發展是什么樣子?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未來又如何?
“我們探索虛擬、我們造一座橋、我們讓智能融入田野、我們熱愛地球、我們訓練有素……”宣傳片《我們》嘗試做了回答。
中國青年和各國青年一起,共創繁榮發展新時代。
留學生唱京劇、學武術,中外青年體驗中華美食,外國青年體驗針灸,中外青年騎行通勤……在看到中國青年活躍在各行各業的同時,宣傳片也展示了各國青年的朝氣蓬勃。
201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是為人類、地球與繁榮制訂的行動計劃,旨在加強世界和平與自由。這一議程關乎世界各國命運,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這一重任需要世界各國青年攜手共同承擔。
“為守護地球的生命之藍而攜手前行”“我希望未來醫療保障體系能夠進一步發展”“我們要采取切實舉措促進綠色發展行動的開展”……中國青年在走向世界,世界各國青年也在了解中國。可持續發展,依靠青年,成就青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