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靜
2023年09月20日08:31 來源:學習時報
顏鳴皋(1920.6—2014.12),浙江慈溪人,材料科學家、金屬物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2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機械系。1947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冶金科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51年回國,在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冶金系任教授。1957年調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歷任研究室主任、總工程師、技術副所長、科技委主任、高級技術顧問等職。曾擔任全國科聯秘書處處長、中國金屬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材料學會理事長,中國航空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材料工程學會主任委員、中國材料科學會顧問等。1999年被國際疲勞大會授予“國際疲勞大會終生榮譽會員獎”,2001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顏鳴皋是我國航空鈦合金研究工作的開創者之一,組建了中國第一個鈦合金試驗室,他在金屬織構理論、航空鈦合金研究、航空高溫合金應用基礎研究和航空金屬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等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取得了一系列系統性、創造性的成果。他親自指導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后,為航空材料領域培養出一批杰出人才。
第一次見到顏鳴皋院士是在2010年冬,我們到武警總醫院看望他。顏院士那時已病重在床,卻硬要扶著助行器站起來,熱情而莊重地跟我們每個人握手。已經90歲高齡的他臉龐瘦削,但精神矍鑠,跟我們暢談了一個多小時仍然興致勃勃,護士只好“強行”打斷并請他去休息。身邊工作人員介紹道,顏院士依然密切關注著世界航空材料學研究發展和國家戰略政策,他的病房時常成為專題學術討論的場所,甚至成為他和專家領導研討的“會議室”。
輾轉多地一心向學
1920年6月12日,顏鳴皋出生于河北省定興縣。由于父親在火車站工作,他們一家經常要隨著父親的工作搬家,這種動蕩的生活一直持續到6歲,他才被送回寧波慈城老家接受啟蒙教育。顏鳴皋自幼聰慧,讀書也十分刻苦,五年級時,他就跨級考取了武昌博文中學。文博中學是一所英國人開辦的教會學校,很多課程采用英文授課,這里的學習為顏鳴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戰亂,顏鳴皋后又輾轉至北京、武漢等多地求學,最終于1938年考取了重慶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
當時,中央大學的宿舍是搭建的竹棚,四面透風,一到冬天,同學們常常被凍得難以入眠,還要時常躲避日寇的飛機轟炸。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顏鳴皋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央大學畢業,取得了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后,他懷著一顆火熱的心進入中央工業實驗所工作,參與了萬能試驗機的設計制造,并對楠竹開展了系列力學試驗,從此踏上了材料應用研究之路。
赴美進修嶄露頭角
1945年,顏鳴皋被選中公派赴美進修精密機械制造,在美國普惠航空發動機公司任實習工程師,從此與航空結緣。為了多學知識,他利用休息時間前往耶魯大學冶金系旁聽,并于1946年春正式申請進入耶魯大學攻讀金屬物理學。僅用一年時間,顏鳴皋就獲得了冶金科學碩士學位。同年,他發表論文《金屬加工織構的研究》,第一次同時對三種常見晶系的滑移系與加工織構進行了推算。這項研究被當時的學界視為織構專著中較為完整和成功的織構形成理論之一,受到了國際冶金界的關注。1948年,他又在鋁單晶橫斷彎曲試驗研究工作中取得新的進展,提出著名的“顯微彎曲假說”,解釋了金屬在拉伸、壓縮和軋制下的一系列塑性變形現象。同時,在銅織構研究中,他創造性地把X射線掠射法用于織構測定,對微量雜質磷在固溶和化合物狀態時對再結晶織構的影響,提出了獨到的見解。1949年春,顏鳴皋被破格選為美國“希格瑪—塞”科學學會榮譽會員。同年7月,他以“鋁單晶體的橫斷彎曲研究”為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獲得耶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顏鳴皋隨即被聘為紐約大學工學院副研究員,負責鈦合金實驗室的籌建工作。鈦合金是20世紀四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結構金屬,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其間,他受美國陸軍部的委托,開展鈦—碳、鈦—氮平衡相圖的研究,對鈦合金的性能及工業化生產進行研究攻關。他首次提出了關于銅合金和鈦合金材料的拉伸、壓縮與軋制織構形成的理論機制,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
一心歸國不屈抗爭
盡管在國外享受著優厚的待遇,但顏鳴皋一直心系祖國。“我的祖國一窮二白,需要我們這些人回去,報效國家,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責任!鳖侙Q皋這樣向紐約大學工學院研究部主任尼爾森教授解釋自己的選擇。
1949年6月,顏鳴皋參加了“留美科協”在美國匹茲堡召開的全美代表大會。1950年初,他被推選為協會監事和冶金小組組長,開展動員留美同學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的活動。同時,他還負責與國內聯系,收集國內來信,并向在美留學生傳遞《留美科協通訊》。
為了國家能更好地發展冶金和材料研究,顏鳴皋組織冶金小組成員集體翻譯了《金屬物理引論》,制定了統一的冶金學名詞,后來成為我國第一部《冶金學名詞》的重要基礎資料之一。
1950年,顏鳴皋早早就預定了10月上旬回國的船票。但在9月底,他突然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人員帶走,以“非法留居”的罪名關押到紐約的埃利斯島,并被強行退掉船票。他的名字旁邊還加了“Red”一詞,意思是赤色分子。顏鳴皋沒有屈服,他強烈抗爭,并揚言要絕食。經過學校和友人的幫助與營救,他才得以走出牢房。1951年2月,歷經曲折,顏鳴皋和一百多名中國留學生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輾轉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煉鈦合金填補空白
歸國后,顏鳴皋積極投身國防科技建設,受聘于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冶金系,任教授兼金屬材料教研組組長。1954年改任機械工程二系(彈藥系)系主任,創建了我國武器彈藥專業。1956年,顏鳴皋參與編制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科學技術發展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他倡議的鈦合金研究被列為572項科技攻關中的72個重點攻關項目之一。
顏鳴皋帶著黨的重托,來到剛剛組建的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現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持籌建我國第一個鈦合金研究室。研究室面臨著無材料、無設備、無人才等重重困難,成員大多是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他們完全沒有鈦合金的概念,有的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顏鳴皋不得不組織大家“惡補”基礎知識,“打好地基”才能正式開展工作。從親自授課到一點點收集資料,從和大家圍坐一起集思廣益到親自動手具體設計,顏鳴皋帶領這批青年技術人員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艱苦奮斗,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實驗,經過無數次“實踐—失敗—再實踐”的過程,他們終于熔煉出我國第一塊3公斤鈦合金鑄錠,這塊銀光閃閃的“寶貝”結束了我國研制不出鈦合金的歷史。此后,顏鳴皋又帶領團隊自行研制了25千克真空自耗爐,并開展了一系列鈦合金材料的試制加工工作,為我國航空鈦合金材料的研制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大批科研人員在顏鳴皋的培養下嶄露頭角,其中就包括后來的中國鈦合金研究與應用開創者之一曹春曉院士。
1957年10月,顏鳴皋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報國情懷兌現了自己的入黨誓言。
攻堅克難再創新高
20世紀70年代初,我軍正在服役的國產殲6飛機多次出現起落架開裂問題,嚴重威脅到飛行訓練安全,為此找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請正在病休的顏鳴皋參與查找原因。顏鳴皋帶領團隊對斷口形貌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一套簡便快速準確的裂紋檢測方法。為了對付內孔裂紋,他們還研制出了內孔噴丸強化板帶,通過試飛和損傷容限評估,證明了補焊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實用性,有效解決了開裂造成的安全問題。
這是顏鳴皋科研道路上的一個新航標,他盯住了當時的世界前沿尖端課題——航空材料疲勞與斷裂。顏鳴皋敏銳地捕捉到斷裂力學和新型檢測技術在世界航空界的迅猛發展,而我國的研究尚處于空白。他立即組織固體力學與物理冶金相關人員采用宏觀力學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金屬材料的疲勞裂紋擴展展開研究。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為我國新機種選材、服役機種故障分析和延壽作出了重要貢獻。顏鳴皋還應用斷裂力學分析與錯位模型,首次推導出預測疲勞裂紋擴展門檻值的理論計算方程。1978年,由其撰寫的《金屬疲勞斷裂微觀機制》正式發表,成為我國第一篇有獨立見解、兼顧分析和系統闡述的有關疲勞與斷裂微觀機制的論文報告。他不僅是我國疲勞與斷裂研究的先行者,而且像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為祖國的戰鷹療治損傷、保駕護航。
顏鳴皋一生成果豐碩、貢獻卓越。他曾主編和翻譯出版過《航空材料學》《鎳基高溫合金的強化》《金屬的疲勞與斷裂》等多部專著和譯著,先后發表論文200余篇。他還主持編撰《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第一版、第二版)》等專業圖書和多種力學性能手冊,為航空材料生產、科研和教學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資料。1991年4月,顏鳴皋榮獲航空航天部頒發的最高獎勵“航空金獎”;1999年,他被授予“國際疲勞大會終生榮譽會員獎”;2001年,他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9年,他榮獲全國僑界“十杰”。
培養棟梁淡泊名利
顏鳴皋一生獲獎無數,但他常掛在嘴上的卻是這樣一句話,“人若無求情自高,人有追求壽亦長”。在他看來,科研最為體現一個人作風和品格,只有無私無畏,勇于獻身,才能求得真知。
顏鳴皋把振興祖國航空工業的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他傾注心血培養青年科技人才。1985年,65歲的他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創立了材料學博士點和博士后工作站。他親自指導培養了15名碩士、22名博士和9名博士后,這些學生大都成長為各專業領域的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2003年,顏鳴皋將浙江慈城400余平方米的祖居捐贈給了國家。2006年,這座祖宅經修繕后被命名為“慈城院士陳列館”,里面陳列了包括顏鳴皋院士在內10名院士的生平事跡,也成為慈城青少年教育活動中心。
2014年12月24日,顏鳴皋與世長辭。擇一事、終一生,作為中國航空材料界的拓荒者、中國航空鈦合金研究的開拓者,顏鳴皋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航空事業。從金屬織構理論到航空鈦合金研究,從航空高溫合金應用到航空金屬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他以卓越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將自己的一生書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