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08:3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鄂豫邊區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在中原敵后建立起來的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戰略區之一。組成鄂豫邊區干部隊伍新干部多于老干部,政治干部多于軍事干部,外地干部多于本地干部,這是鄂豫邊區干部構成的一般狀況。為了培養邊區需要的干部,爭取抗戰的勝利,鄂豫邊區積極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堅持教育為抗戰服務的政策,把干部教育放在所有教育的首位。
建立邊區黨校
四望山會議后,邊區黨委把創辦于1939年夏的鄂中區黨委黨員干部訓練班改為鄂豫邊區黨員干部訓練班。它采用短期訓練的方式,培養邊區黨的基層工作干部,每期辦一個班或兩個班,學習時間為3個月,學員40至50人。主要是鄂中各縣黨的基層支部書記、委員和優秀黨員,也有少數區委級干部。
邊區黨委為了適應根據地的擴大和黨組織的發展,在1940年7月,把黨員干部訓練班擴建為黨校。邊區黨校的規模為每期3個班,學習時間半年,培訓對象主要是各縣區委干部。李先念、陳少敏、陶鑄、楊學成、夏忠武、吳祖貽等邊區黨委的負責人都曾先后在黨員訓練班或黨校講課。
邊區黨校在戰爭環境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風格,即團結、民主、緊張、活潑的校風,注重調查研究、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工作作風等等。這些都給學員們以良好的黨性熏陶。黨校的教學內容以政治教育為主,軍事教育和文化教育也占有相當分量。學員學習方式主要是上課聽報告、自學和討論。
創辦洪山公學
當時在鄂豫邊區創辦的洪山公學是以陜北公學為楷模,為根據地培養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專業素養干部的綜合性干部學校。
洪山公學教育班,業務方面設有教育理論、教育行政等課程。首先,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熱愛教育工作的專業思想,啟發他們認識教育工作在革命斗爭中的重大作用。其次,在大力批判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各種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再把毛澤東的教育思想系統地向學員們講授,使他們領會新民主主義民族的、科學的、人民教育的精神實質。
學校里成立了學生自治組織——學生救國會。提倡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洪山公學的教學內容由理論、文化、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等四個部分組成。課程設置從實際出發,教學方法采取集體講課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個人自學與互相幫助相結合的方式,注重以社會實踐作為增長學員知識才干的重要途徑。
洪山公學為邊區的地方工作培養了相當一部分重要的專業干部。通過邊區黨委把教學任務分頭交給了稅務、銀行、財政部門,由他們講課。到1943年1月結業,學員分配到縣、區、鄉政權和財經部門工作。
吸收和培養農民干部和婦女干部
鄂豫邊區的干部工作是從邊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的。由于邊區主要在敵后農村,于是把吸收和培養農民干部作為各級黨組織不容放松的工作內容來抓。邊區的工農干部在部隊中約占60%,在黨政部門中約占50%。
知識分子敏銳能干,接受新鮮事物快,因而邊區各級黨組織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于“大量吸收知識子”的指示,十分注重培養、使用和提拔知識分子干部。據1940年10月統計,在挺進縱隊的478名連營級干部中,知識分子和知識青年都占44%;而在這兩級的政治干部中則占62%強。
無論是工農干部還是知識分子干部,青年均占絕大多數。在邊區黨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委員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邊區婦女干部成長快、數量多,是鄂豫邊區干部隊伍的又一特點。邊區黨委經常注意關心、培養和提拔婦女干部,放手讓她們擔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及其他重要職務,負責獨當一面的工作。在黨政軍的宣傳、醫療、后勤等各個崗位上也都有大批婦女干部。在艱苦而復雜的戰斗工作中,不少女干部成了光彩照人的英雄。
創辦抗大第十分校
由于邊區發展快、任務重而干部又奇缺,這就要求鄂豫邊區的黨政軍民機關,必須把大力培養干部放到根據地建設的重要日程上來。除各地興辦訓練班外,洪山公學于1941年初開設了各種專業的干部訓練班,下半年設立了小學部,1942年設立了中學部。在這年的2月,為了培養行政干部,將洪山公學劃歸行政公署領導。同時創辦了高級行政干部學校,不久也并入了洪山公學,并設立了教育系、經濟系、行政系,成立了高級研究班,培養鄉保干部及各級行政人員。
1941年10月,在原隨營軍校和師政治部干部訓練大隊的基礎上,五師決定創辦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1942年2月,抗大十分校正式開學,培養了大批忠誠擔當或地方軍的排、連、營級軍政干部,成為鄂豫邊區培養軍政干部的最高學府。
五師政治部在1942年4月2日發出的《關于創辦抗大十分校的工作》指示中,曾命令“各部隊應根據培植人才的遠大眼光出發,有計劃地挑選干部到抗大受訓”。還特別嚴肅地指出:“對培養干部工作任何的消極怠工都是對革命的犯罪”。當時針對馬列主義不是每個青年都能接受的情況,同時針對抗戰的需要,抗大十分校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使干部能夠具備必要的實用技能。隨著學校規模的愈來愈大,教育質量也愈來愈高,先后為邊區培訓了大批學員。
加強理論文化學習
邊區各地還抓緊了對在職干部的理論、文化教育,同時組織缺乏基礎知識的年輕干部進一步學習理論和文化知識,要求他們掌握一定程度的馬列主義理論和語文、數學(算術)、自然科學知識。
尤其是部隊的在職教育工作抓得更緊,陳少敏在1941年專門寫過一篇題為《加強部隊中干部的學習》的文章,號召干部“主要靠自修”的辦法,“以連為單位組織一個學習小組”、“學習、學習、再學習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黨性原則。
為了推動干部中的學習活動,邊區黨委和五師師部成立了高級干部在職研究班,發布了《政治教育課程及進度》《部隊軍政教育文化比例》《關于發動全師文化學習運動問題》等一系列指示。
(摘編自《世紀橋》2020年第2期 張光日/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