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4日08:08 來源:工人日報
94歲的閆欣秋剃去了白發,總喜歡戴一頂白色的鴨舌帽,上面繡著“第四師六十六團”的字樣。伸手一握,他的雙手粗糙而有力,很難想象,這雙曾拿著鐵鍬下地開荒的手,如今也在鼠標、鍵盤和快門之間靈活轉動。
榮獲“解放西北紀念章”“屯墾戍邊勞動獎章”“兵團最美老干部”等多項榮譽,從新疆的建設者到記錄者,再到如今的宣講員,閆欣秋用行動履行著自己的承諾:“我見證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家的變化,更切身感受到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更想多做點事,用實際行動感黨恩。”
建設者:肩負使命屯墾戍邊
閆欣秋有3件“法寶”:參軍入伍時的裹腿布、毛巾和挎包。它們承載著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
“這3樣老物件,我是想讓大家能夠更具象化看到過去艱苦的歲月,激勵大家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談起那段光榮歲月,閆欣秋的回憶總是歷歷在目。
“當時的標語是:‘大家加油走!不要怕苦!’”閆欣秋說,19歲的他如愿在山西參軍,入伍不到一個月,后勤部就給每個戰士分發了裹腿布、毛巾和挎包3樣東西,“別小看這個用土布做的挎包,它可是隨我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
“進軍新疆、建設新疆,大有可為。”后來,閆欣秋來到新疆,肩負起屯墾戍邊的使命。
新疆的建設發展“藏”在閆欣秋的一次次搬家之中。1957年,閆欣秋結婚的新房是一處不足5平方米的地窩子,四面土打墻,沒有窗戶,只有頂上的一個出口,掛著一片草簾擋風;1964年,他到了團部,住上了軍營式土塊房,四面墻帶著地面都是用土塊壘砌而成;1984年,第3次搬家,他住進了磚墻壘砌的四合院,院內也有了葡萄架和果樹;2004年,團部蓋了樓房,連通了天然氣和暖氣。
“2019年我又一次搬家,女兒給我在可克達拉市買了小二樓。”閆欣秋笑著說。
記錄者:一生使用過11臺相機
從1950年12月入疆后,閆欣秋就扎根在了伊犁河畔。不久就被安排在宣傳部門,接觸了人生第1臺照相機。
“剛開始那幾年,我帶著相機跑遍了霍城縣薩爾布拉克、蘆草溝鎮一帶的牧區,記錄了當時的土地改革工作。”閆欣秋說。
年輕人總是對未知事物感到好奇。在一次工作之余,閆欣秋跟著牧民體會當地“叼羊”,不料馬受了驚嚇,奔向懸崖邊,千鈞一發之際,當地一個牧民及時拉住韁繩,救了他。“我當時就下定決心,要留下來。”閆欣秋說。
在往后工作的36年時間里,閆欣秋用鏡頭記錄了團場職工群眾的工作生活。
1990年4月,閆欣秋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六十六團工會副主席的崗位上退休。在當天舉辦的歡送茶會上,他又被任命為六十六團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主任和老齡委主任(以下簡稱六十六團老齡委)。
從那天之后,閆欣秋的鏡頭內又記錄了另一番風景。不久前,93歲的退休職工劉進生帶著妻子前往他家,客廳內夫妻倆戴著大紅花,并肩牽手而坐,對面的閆欣秋手持相機定格了“最幸福”的笑容。
閆欣秋手中的相機已經是他使用過的第11臺照相機。“這還是我到北京參加電視節目時,電視臺獎勵給我的。”他說。
目前,閆欣秋已為80歲以上的160對老軍墾人拍了合影,有些被珍藏起來,有些則上了報紙雜志,每張都成了珍貴的記憶。
宣講員:美麗兵團“我”來講
1991年,閆欣秋所帶領的六十六團老齡委被評為全國老干部工作先進集體,這激發了他的干勁兒,帶著六十六團老同志們組建了“老百姓宣講團”“黨員志愿者隊”“學雷鋒隊”等多個志愿者服務隊,并多次下基層宣講。
“我就是想通過講述自己的經歷,讓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第一代兵團人艱苦創業的不易,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努力奮斗。”閆欣秋說。
在閆欣秋離休34年內,共組織開展各類活動2000多場次,將國家的大政方針傳遞到最遠的角落,覆蓋受益群眾20萬人次;先后拿出4萬多元退休金幫助困難職工群眾,為他們解決困難400多件;并組織大型采訪和攝影活動20多次。
2016年,閆欣秋和伊犁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努爾古力·居馬汗結為“父女”,從此,六十六團百姓宣講團多了一名年輕的“特殊宣講員”。他們一起先后為四師18個農牧團場、48個連隊、近萬名職工群眾宣講黨的好政策。
為了讓這里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閆欣秋與人合著了自傳體小說《可克達拉之戀》,講述了老一輩軍墾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只要我還能走動,就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宣傳好家鄉,講好兵團故事,傳承兵團精神,鼓勵大家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閆欣秋說。(本報記者 吳鐸思 本報通訊員 馬安妮)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