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08:47 來源:《工人日報》
7月29日和7月31日,川渝協同立法項目——《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先后在四川、重慶兩省市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獲表決通過,意味著這一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取得了行政主體資格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綱要發布3年來,成都、重慶兩大都市圈雙向奔赴、相向發展,依托資源稟賦、人員往來、產業聯系等方面的優勢,區域中心城市和毗鄰地區呈現出協同發展的新氣象。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當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相互賦能、深度融合、量質齊升的新階段。
兩地事務一窗通辦
“進一扇門,辦兩地事。”在川渝高竹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能直觀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成效。在這里,實現了同城共享,兩地事務一窗通辦。
2020年底,重慶渝北區和四川廣安市共同出地、出資、出人,建立起全國首個跨省域實體化運行的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3年多過去,川渝高竹新區這塊“試驗田”已然變成“豐收田”,探索出了一條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川渝高竹新區成立后,新區以“政策高地、價格洼地”吸引企業落地發展,兩省市為川渝高竹新區定制了30多條“一體化”政策,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最早一批遷至川渝高竹新區的企業之一,入駐后運營成本顯著降低,訂單每年增長10%以上,2023年實現年產值2.2億元。
據了解,川渝高竹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11個服務專區,涉及稅務、公安、社保、住建等16個部門,開設了32個窗口,安排了50余名工作人員為老百姓和企業服務。目前,服務事項達到了375項。
“你既可以說這是四川廣安,也可以說這是重慶都市圈。”四川勇圖汽車精創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秀穎笑著對記者說,在這里,企業成本可以就低不就高,政策待遇就高不就低。同城共管,實現川渝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記者在服務中心現場看到,這里智能填單機等智能終端一應俱全,納稅人可以實現自助辦稅、發票申領、發票代開、智能填表、一體辦稅等體驗。以往需要重慶、四川兩頭跑的納稅業務,現在一個大廳內就能完成。
7月29日和7月31日,川渝協同立法項目——《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先后在四川、重慶兩省市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獲表決通過,意味著這一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取得了行政主體資格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綱要發布3年來,成都、重慶兩大都市圈雙向奔赴、相向發展,依托資源稟賦、人員往來、產業聯系等方面的優勢,區域中心城市和毗鄰地區呈現出協同發展的新氣象。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當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相互賦能、深度融合、量質齊升的新階段。
兩地事務一窗通辦
“進一扇門,辦兩地事。”在川渝高竹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能直觀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成效。在這里,實現了同城共享,兩地事務一窗通辦。
2020年底,重慶渝北區和四川廣安市共同出地、出資、出人,建立起全國首個跨省域實體化運行的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3年多過去,川渝高竹新區這塊“試驗田”已然變成“豐收田”,探索出了一條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川渝高竹新區成立后,新區以“政策高地、價格洼地”吸引企業落地發展,兩省市為川渝高竹新區定制了30多條“一體化”政策,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最早一批遷至川渝高竹新區的企業之一,入駐后運營成本顯著降低,訂單每年增長10%以上,2023年實現年產值2.2億元。
據了解,川渝高竹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11個服務專區,涉及稅務、公安、社保、住建等16個部門,開設了32個窗口,安排了50余名工作人員為老百姓和企業服務。目前,服務事項達到了375項。
“你既可以說這是四川廣安,也可以說這是重慶都市圈。”四川勇圖汽車精創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秀穎笑著對記者說,在這里,企業成本可以就低不就高,政策待遇就高不就低。同城共管,實現川渝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記者在服務中心現場看到,這里智能填單機等智能終端一應俱全,納稅人可以實現自助辦稅、發票申領、發票代開、智能填表、一體辦稅等體驗。以往需要重慶、四川兩頭跑的納稅業務,現在一個大廳內就能完成。
“本著政策從優、程序從簡、稅負從輕的原則,我們逐步統一川渝兩地118項稅費征管差異事項,目前已統一67項。”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主任潘縉生說,目前,川渝高竹新區已實現稅費收入17.7億元,業務辦理量達25萬筆。
“川渝通辦”省事便捷
7月初,成渝兩地正式推出“數字文化一網通”服務,兩地市民憑個人社保信息,即能認證登錄重慶數字圖書館和成都數字圖書館,免費下載并使用兩個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數字資源包括超星電子書(學術視頻)、龍源期刊、萬方數據庫等近30種。
“本次服務項目的推出,對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促進兩地全民閱讀工作、推動兩地公共文化事業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重慶市文旅委負責人如是說。
截至目前,成渝雙核聚焦“五個互聯互通”“五個共建”,全面落實“1+5”合作協議,第一批合作項目事項清單完成22項。125項“成渝通辦”服務事項等便民舉措紛紛落地,示范帶動效應逐步顯現。
“我喜歡成都,就像喜歡重慶一樣。”從事口岸物流工作的“00后”劉新芊,在重慶和成都之間每周要往來兩三次,手持成渝e卡通,票價要比單次購買便宜約40%,而且這個還是軌道、公交通用。“有了這張卡,上午我可能還在重慶公司開會,下午就可以約客戶在寬窄巷子談業務。”她說。
強化公共服務政策協同,川渝協同發布首批7項川渝“一件事一次辦”事項、34項川渝“免證辦”事項、9項川渝跨區域數字化場景,311項“川渝通辦”政務服務事項辦件量突破1500萬件次。先后實現291家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20余項住房公積金服務事項全要件、全流程標準化。
“我是四川自貢人,以前往返川渝兩地辦理養老金認定,路上要耽擱一天時間,現在幾分鐘就辦好了。”日前,在重慶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川渝通辦綜合窗口,83歲的退休教師丁婆婆快速地辦完了養老金認定,直夸“‘川渝通辦’像在家門口辦理一樣省事、便捷”。
集群發展,向“新”出發
清晨,重慶司機劉炳文駕駛一輛滿載零部件的氫能卡車,駛入位于九龍坡區的全市首座商用加氫站。數分鐘后,氫氣注滿卡車儲氫罐,足以使這輛卡車一口氣開到300公里外的成都。如今,每天有數百輛氫能卡車穿梭于成都、重慶以及周邊城市,在“成渝氫走廊”上疾馳。
“目前,川渝兩省市已共同打造了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梁武湖表示,著眼于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川渝兩地正大力實施“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提質擴容,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川渝兩地已累計投入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超900輛,建成加氫站26座,自動駕駛及車路協同測試道路里程累計已超過2200公里。
在重慶長安汽車兩江智能工廠的總裝車間,駛下生產線的智能新能源汽車,裝載的電池就是來自280公里之外的四川宜賓;重慶大學在四川遂寧落子鋰電及新材料遂寧研究院……川渝兩地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過程中,聯動發展、優勢互補的趨勢不斷顯現,尤其是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領域的聯動,電子信息產業全域配套率達80%以上。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搶占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的不二選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鋁業集團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謝華表示,新質生產力將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勃勃生機和強大動能,川渝兩地應搶抓先機、重點布局,借此增強區域制造業集群的競爭力。(本報記者 李國)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