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08:45 來源:新華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在浙江,從“四張清單一張網”,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數字化改革,再到創新推出的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面對一些共性難點問題,浙江探索在基本政務服務便捷化的基礎上,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衍生服務,通過部門高效協同,增強企業獲得感。
增值:“想到的事辦好了,沒想到的提示了”
“我打算開個網吧,本想批了工商營業執照再去辦理相關許可證。沒想到申請時就提示我,申請地址在學校周邊200米內,不能批網吧。還好系統提醒我了,不然不知道要浪費多少租金和裝修成本。”浙江臨海市民劉先生說。
臨海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單益波表示,以往個體戶開店時缺乏指導,常因選址或裝修不合要求造成損失。通過個體工商戶綜合服務平臺,工作人員能及時作出提醒和引導。
8月20日,在嘉興市南湖區政務服務中心,群眾在無差別受理窗口辦理不動產登記事項。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2023年以來,浙江在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中,重點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為牽引,聚力攻堅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引領撬動政務、法治、市場、經濟生態、人文等五大環境優化提升。
何為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浙江省委改革辦負責人介紹說,如果說政務服務便利化是做“減法”,以減材料、減環節、減事項等提升服務效能,政務服務增值化就是做“加法”,通過基本服務+衍生服務、政府側服務+社會側和市場側服務、企業全周期服務+產業全鏈條服務等,推動政務服務從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升級。
協同:從“單兵提速”到“系統提效”
面對各方政策、多元化服務渠道,如何避免“你說你的、我講我的”,更好地打通部門服務,讓存量政策發揮協同效應,是浙江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要破解的共性難題之一。
在衢州,各部門聯動推出“企呼我應”數字應用。企業從試試看的態度,逐漸發覺好用、管用,直至產生依賴與信任,口碑相傳,進而實現更多企業從找關系、找部門向找“企呼我應”轉變。
在杭州西湖區,AI專員“西小服”功能日漸強大。針對傳統人工語音或電話咨詢的弊端,西湖區成立由47家區屬部門、國企共106名業務骨干組成的“西小服”訓練師專班,“投喂”政策信息、政務熱點、產業動態、教育醫療、行政審批等數據,進行語義理解能力訓練。目前“西小服”已提供智能問答服務超3萬次,“越用越懂企業”。
在臺州路橋區,當地推出了“1187”體系(一心一意幫企),努力形成各部門協同服務的閉環。路橋區委書記潘崇敏介紹說,針對企業訴求,能辦的限時辦結,目前辦結時間從初期的12.84天縮短至2.21天;不能辦的,由所在單位一把手回復,并轉入人大評議,經評議該辦不辦的,由紀委介入調查問責;不公平辦的,規范自由裁量權,比如,推出涉企包容性執法積分制、申訴制,嚴格按照標準辦理。
聚焦營商環境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浙江今年推出16項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專項行動,包括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規范提升、招投標監管機制改革、清廉民企法治護航等。專項行動與《浙江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緊密銜接,成為推動“一號改革工程”的重要突破口。
杭州市臨安區審管辦設置在一家超市里的便民服務站辦理市民卡、社保等業務。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有感:從片段式服務到全方位服務
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全鏈條,浙江以“降成本、增收益、強功能、促發展”為重點,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持續迭代惠企政策,積極助力企業競爭力提升。
今年3月,紹興盛鑫印染有限公司面對訂單需求,希望將60臺圓網印花機更換為效率更高的數碼印花機。然而,按常規技改審批流程,需要聘請第三方機構開展環評、能評評估,需3個多月時間,評估費用20余萬元,企業可能錯失市場機遇,流失海外訂單。
駐企服務員了解情況后,立即將問題反映到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多部門研討后,認為該項目在“產能、能耗、排污”三項關鍵指標上均未新增,不再需要項目技改審批。為盛鑫印染提供“就簡備案”服務后,審批流程壓縮至7天。
政務服務并未到此終結。通過解決盛鑫印染的問題,柯橋區舉一反三,固化技改項目“就簡備案”機制,探索技改審批全面提速,為規上印染企業節省80%以上技改項目報批時間。目前全區已有30家企業上報技改項目“就簡備案”服務需求,可省去500余萬元評估費用。
浙江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接下來,浙江將繼續推進改革創新成果擴面成勢,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抓牢、抓實推動改革的關鍵環節和重點任務,打造更多的特色化成果。
(新華社杭州8月21日電 記者王俊祿)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